去年,為了11歲兒子能夠更好的追逐足球夢,43歲的老石舍棄在上海體面安定的生活,帶著一家人移居日本橫濱。如今,一家人奔波于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,也日益看清日本足球龐大的基層體系和競爭激烈、但路徑豐富的選拔機制。老石說,據他所知,現在帶著孩子赴西班牙踢球的中國家庭可能有兩三百個,來日本踢球的大概二三十個。這些家長聚在一起聊球時常常會憧憬著2034年的世界杯。他們期望,自己這樣家庭能夠趟出一條路來,那時候的中國足球肯定會比今天更好。
記者|吳麗瑋
口述|老石
作者|曾好好
編輯 | 徐菁菁
從上海到橫濱
周六的鬧鐘定在早上5點,我叫兒子起床、吃早飯、換好球服球鞋出門。
日本的天,亮得早、黑得也早。跟上海不同,這兒,早晨的街道空無一人,不見任何早點鋪、早餐小攤。我們如果不在家吃早飯,就去便利店買飯團面包。
我叫老石,43歲,兒子David11歲。這天,我倆要去筑波參加足球比賽。從橫濱到筑波,三小時電車,六點出發,九點到。兒子所在U11球隊將對戰東京及周邊的八支球隊。這樣的比賽每周末都有,乃至于我們一家三口,2024年9月從上海搬到橫濱到現在,幾乎沒有出門玩過。
在這個歲數離開家鄉來到異國的人不少,各有各的打算,但跟大部分移民家庭不同,踢球是我們來日本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球場上踢球的孩子(作者供圖)
David三歲開始接觸各種運動,網球、籃球、游泳、足球,最喜愛的還是足球。教練跟我說,這孩子挺適合踢球的,可以好好學一學。6歲開始,他進入上海西班牙人足球隊開始專業訓練。
David對足球的愛和天賦對我來說是一種幸運。1994年是中國職業化足球的起點。那年暑假,我到表哥家,他帶著我看甲A。自那以后,我追亞洲杯、歐洲杯、世界杯,深夜看球、場場不落。足球,瞬息萬變,是狩獵、是戰役、是狂歡。它讓人類的極致情感在短時間釋放??辞騿T的勵志故事,也寄托了我們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。
為了更專業地陪伴他,保護他,我考了足球教練證,在小學生足球比賽中擔任足球講解員。每次兒子踢球,我都會全程錄像,一開始用手機、但角度太低,于是改用6米的三腳架配自動拍攝設備。再后來,我買了一個無人機,每次比賽懸??罩邪胄r,多角度記錄。比賽回來,我就把視頻剪輯梳理出來,跟David一起看視頻復盤分析。
9歲那年,David參加了中國民間青訓團體“中國足球小將”的選拔。300多個孩子中選了20多人,David是其中之一。這些孩子由董路老師帶領集訓,并開始征戰歐洲日本。
受訪者供圖
2023年,“中國足球小將”來到大阪與日本小學生球隊比賽。中國孩子贏得了比賽,但是日本孩子對足球的專注投入度讓我印象很深,中國孩子身體高大、但精瘦的日本孩子們平均的體能超乎想象。
在上海,教練除了訓練,有時還要花一定時間維護秩序,但是在這里,每個孩子踏上球場就進入狀態。九、十歲的孩子,早上一到球場,不需要教練說什么,自己就開始熱身、顛球、跑圈。日本孩子沒有休息的時候,場上的在奮力比賽,候場的圍著球場跑圈,每周高強度比賽是家常便飯,比賽中攻防轉換自如,反應敏捷。
此前,我和David已經開始學習西班牙語。不少中國家庭為了孩子踢球去了西班牙,我們也考慮走同一條路。這多多少少都算是無奈之舉。在中國,愛踢球的孩子有“12歲退役”之說。12歲后,因為升學壓力等種種原因,踢球人數驟減、球隊很少有比賽,更不要說高質量比賽。沒有比賽拉練,再多的練習也只是紙上談兵,培養不出真正有戰斗力的球員。
從大阪回來后,我想,西班牙的長期簽證不難辦,但是過去以后要求很多,家長甚至不能工作。反觀日本,離中國近,足球土壤豐厚,我即便不會日語,憑借計算機專業找一個IT程序員的工作也不難。
網上的信息海量毫無頭緒,我想到在球場認識的一個日本朋友佐藤。他住上海多年說一口好中文,在中國的足球圈很活躍,也是一個足球博主,對日本青訓的情況非常了解。我聯系到他,希望他可以幫我們參謀,看看我們一家是否真的適合去日本踢球。
佐藤先生非常細致靠譜,他了解了David的特點和水平,甚至給我做了一個PPT細心講解,還給我們擬定了試訓計劃。選球隊有點像高考報志愿——分數還可以,但上清華北大還不夠,那就得結合自己的情況有策略地選擇。如果勉強進了強隊,一直坐冷板凳沒有出場時間,那肯定不行;如果球隊太弱,對戰的對手也弱,鍛煉價值也有限。最后,佐藤先生幫我們選出了三支球隊,并幫我們聯系試訓。
球場上訓練的孩子們(作者供圖)
我們飛到日本,經過一周試訓,最終選定了T FC這支球隊。T FC是一支新球隊,雖然成立只有七八年,但是在短短時間從小學生四級聯賽打進一級級聯賽,曾在神奈川縣大會中獲得冠軍。
就這樣,2024年9月,我拿到工作簽證,我們一家漂洋過海,搬到了日本神奈川縣。
常常有國內的朋友問我搬去日本適應嗎?我告訴他們,出國的苦只有真的出了國才知道。適應肯定是不適應的,而且這種不適應無時無刻不在發生。最大的問題還是語言,在40多歲開始學一門新語言難度非常大,看很多遍也記不住。語言的不適應讓自我變得憋屈、難受。很多在國內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是到了這里感覺像一座大山。
舍棄在上海體面安定的生活,來到這里成為辦卡租房換駕照全方位生活障礙的外國人,我有時候也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正確。40多歲,思維方式、價值觀都成型了。時間長了,我不是從不適應變適應,而是習慣了這種降級的,信息模糊的生活。
剛到日本的時候,David也經歷過一段很艱難的時期。孩子聽不懂教練和隊友的話,我們把足球專用術語全都寫下來,給孩子一條一條背牢了。
球隊有12人,但是比賽都是八人制。遇到重要的比賽,教練只會讓有戰斗力的強手上場。David曾經坐了很長時間的冷板凳。他以前在國內球隊都是核心成員,來了陌生的國度,聽不懂周圍的聲音,上場的機會也很少,這很讓人沮喪。
陪同踢球的家長(作者供圖)
那時候,大人白天外出辦事很窩火,孩子踢球也憋屈。這些事不會一下把人擊倒,但是每一天它們都在發生,情緒的積累讓我們委屈又狼狽。有時回到家里,三人默默相對,覺得異國的家像一個孤島,我們仨大海行船,船翻了,流落荒島絕地求生。
在最終,還是足球讓我們堅持了下來。
和從前一樣,每次比賽我都錄像,回去了梳理剪輯,陪孩子一起看回放,一次次比賽分析復盤,還給他找職業球員在類似情況下的對應方法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幾個月后,David漸漸成為了T FC球隊的主力球員,每次重要比賽,教練都帶上他。如今,看著孩子在球場上,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日本足球里的毛細血管
我原本就知道日本足球的土壤非常豐厚,但是真正住到日本,我的認知又不斷被刷新。
日本青訓體系像一顆龐然大樹,枝葉繁茂,根系密布交織,已扎根大地深處,我們在國內看到的日本足球,只是這樹上結的果。
David在球隊的費用是每月900元rmb,這是在日本少兒足球俱樂部的平均價格,再加上私教其他,一個月踢球的費用大概2000元rmb上下。
每個地區也有不同形態的球隊,除了足球班(社會俱樂部),也有由附近家長自發主持的少年團。家長義務邀請志愿者教練并申請可以免費使用的場地,這樣的話,一個月的費用只需100元rmb,時間一般是每周周末,有時訓練,有時參加比賽。
根據日本足協公開數據,2024年,全日本注冊球員83萬,12歲以下的球隊,包含小學和學前兒童注冊隊伍總數26291支。就我所在的神奈川縣,920萬人口,U12以下足球隊1667支。足球隊像毛細血管一樣遍布全日本,可以說,找得到餐廳的地方,就能找得到足球隊和足球場。
除了日本足協,每個市縣區也有自己的足協,每年都組織多場比賽,此外,還有各球隊之間的約戰。David所在球隊一周三練,每個周末都在不同的地方打比賽。我們下載了記錄球隊時間表的專用app,兩個月內的比賽幾乎都安排好了,所有的假期都被各種大會和比賽填得滿滿當當。
每周末都有各種規模的足球比賽(作者供圖)
進球隊的時候教練就說過,每場比賽他都不希望有人缺席。于是,每個周末,我們都奔波在東京及周邊縣市各個足球場。這些球場遍地開花、不拘一格——在城市的高樓中、各種學校的操場上、高架橋下、河畔、海岸、稻田邊……有的是人工草、有的是天然草,但是更多的是不起眼的沙土地。我想,沙土地修整簡單,不用柵欄圍著,不用人工看守、幾乎沒有維護成本,球場的密度因此得以保證。
在日本,陪球是非常費爸媽的事。家長站在球場邊從不閑聊和刷手機。冬天,球場上沒有任何遮擋,格外寒冷,大家還是裹著長羽絨服在寒風中看一整天。夏天,三十七八度的暴曬下,同樣也是一整天。一年四季,孩子們都穿著短衣短褲,下雨下雪,訓練和比賽也不會中止。這樣的日子,所有人都習以為常,沒聽到過一句牢騷抱怨。
去年春節我們沒有回國,有一天早晨,5點鐘就起床,去鐮倉一個偏僻的足球場踢比賽。早上出門時是晴天,踢到下午開始降雨降溫,氣溫驟降到零度,雨夾著雪越下越大。踢完球,David 全身濕透了。沒有帶衣服換,我就把我的羽絨服給他裹上。叫不到出租車,兩人只能站在鄉間路邊等公交車,他牙齒打顫,全身發抖。半小時后公交車姍姍來遲,把我們拉到電車車站。我馬上找到一個投幣洗衣房,把濕衣服全脫下來放到烘干機里烘干,兩人光著膀子在有暖氣的洗衣房里待了半個小時身體才緩過來。
清晨去球場的孩子(作者供圖)
在日本,我一眼就能看出長時間踢球的孩子:又黑又瘦,精神頭兒很好且行動敏捷。我想,這得益于頻繁的高強度高對抗的比賽。兒子所在的隊伍比賽時,12個孩子輪番上陣。哪怕是待機候場的隊員,教練也不讓他們休息,要在一旁練習或者跑圈。從早上九點開始到下午六七點結束,除了吃飯時間,孩子們都處于高強度運動之中。
記得有一次比賽,我有工作沒有陪同。第二天遇到隊里其他家長,他問我,昨天David沒事吧,我這才知道,因為全員場上表現不好,一天的比賽結束后,教練又罰全隊跑圈。David一邊跑一邊數圈,跑到最后已經到極限了,但是隊里沒有一個人停下來,也沒有人抱怨,他只好一直跟著跑,最后忍不住哭了。
“中國足球小將”的現實之路
我曾問過烈日下陪球的家長們,對孩子未來有什么樣的打算。他們斬釘截鐵地說,目標就是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。
在日本,這條道路雖然艱辛,但有著成熟體系。
去年,我和David看全國高中生足球大會:熱血的少年球隊、專業高水平的球員、上百支球隊之間的較量、坐滿看臺的觀眾,……我驚奇地發現,《足球小將》這部動畫片不是編的,是一個完全寫實的作品。想當初,《足球小將》曾經陪伴了我的小學和中學時代,它給我普及了足球規則,更為我塑造了一種足球世界觀,那就是一個愛踢球的小孩,能有多大的夢想空間:他可以像大空翼一樣,成為校隊主力,再選拔為區隊成員,代表一個省出戰,得到全日本小學生聯賽第一,中學生聯賽第一,再全日本職業聯賽第一,又代表國家出戰,獲得全亞洲第一,最終贏到世界杯。
日本集英社漫畫《足球小將》連載43年
David明年12歲,即將考中學。我們將有多條路線可以選擇:足球孩子的第一夢想當然是進入最有名的J聯賽梯隊球隊,如橫濱水手、浦和紅鉆、橫濱FC、東京FC 、川崎前鋒、鹿島鹿角等等。這些球隊最早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選拔,每年都有考試機會,能進去的孩子也是千里挑一。進入球隊后,每年還有淘汰制度,通過層層掐尖給職業聯賽儲備足球人才。
除了J聯賽梯隊球隊,我們還可以嘗試考足球強校,所謂足球強校,在日本有數百所,文武兼修,既有充實的文化課,也有頂級訓練水準的足球社團。最富盛名的青森山田高中、昌平中學、東福岡高中等等,都是日本最穩定的職業球員輸出校。中村俊輔、本田圭佑、本山雅志等球星就是從這些地方出發的。
日本全國高中足球錦標賽(圖源:日本足協官網)
如果孩子實力并沒有拔尖到這個程度,也可以選擇普通中學,進入社會俱樂部的強隊繼續踢球,文化和體育兩條腿走路。此外,80%的中學都有足球校隊(部活),教育注重體育和文化雙重發展。不要小看這條路徑?,F在的日本最有名的國腳之一三笘薫就沒有從小進入足球名門強校,他一路都是在中學校隊踢球。高中畢業時,他沒有直接進入職業足壇,而是前往筑波大學深造。筑波大學在日本大學足球界是一支強隊。他在大學校隊中踢球,也沒有埋沒他的才能,畢業后被川崎前鋒收入麾下,并最終成為世界頂級球員。
在日本,一萬個踢球的孩子里,最終只有1、2個人能夠成為職業球員。而其他的孩子,有的成為足球教練、理療師、體能師、體育相關從業者;有的讀完高中、大學,找工作,進公司,成為了普通的社會人。學校的文化課教予了他們成為社會人的基本文化素養,踢球也可以作為愛好伴隨成長,進可成就夢想,退可強健體魄。
在日本,文化和足球并不是必須二選一,而是可以并行不悖,路徑選擇也非常多,像大地上星羅棋布的河川溪流,從全日本四面八方往一個方向奔涌流淌,層層淬煉,最精尖的力量,最終匯向金字塔頂端,地表豐沛的水系形態也滋養了萬物。
球場上踢球的孩子(作者供圖)
David未來能不能成為職業球員未可知,但以足球作信仰,他一定會擁有銅墻鐵壁般的體魄、千鈞一發之間做出判斷的智慧、絕境中頑強拼搏到底的勇氣。他的血液里流淌著熱愛,我想,這樣的孩子,一定能過得好這一生。
而我們這些出國學球的家庭,對于中國足球的未來,到底是滄海一粟還是星星之火,答案可能要多年以后才能揭曉。
還記得2001年,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在沈陽對陣阿曼時我還在讀大學。那天中國隊1:0勝利出線。關掉電視,我們走上街頭,整個沈陽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中,街頭的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,人們搖旗呼喊、放禮花、喝酒狂歡,直到凌晨。這一夜的熱血延續了很多年。后來,我們憤怒過、絕望過、但是對足球的熱情不減。
就我所知,現在帶著孩子赴西班牙踢球的家庭可能有兩三百個,來日本踢球的大概二三十個。我們這些家長聚在一起聊球,會憧憬著2034年的世界杯,那一年,這些遠赴西班牙和日本踢球的孩子都長大了,一輪培養將會開花結果。我們想,這兩三百個足球苗子里,總能選出十幾二十個尖子中的尖子。那時候,中國足球肯定會比今天更好吧。
360體育直播是一個專業的足球直播網站,主要提供高清足球直播,NBA直播,英超直播,體育吧以最全最高清信號讓您暢享五大聯賽,打造最好體育直播吧。
Copyright ? 2022-2025 360體育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蘇ICP備19074717號-1
網站地圖